2016/12/13
2206

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劃課,教你做自己生命的設計師

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劃課,教你做自己生命的設計師
史丹佛大學開設了一系列的課程,站在設計師的角度利用設計思考的方式來設計自己的人生,用「設計思考」重擬問題,打造全新生命藍圖。
「你以後要做什麼?」
這句話我相信許多人都被問過,這是人生非常基本的問題,但我們真的知道問題的解答是什麼嗎?況且就算知道能夠達到嗎?
人生不只一個解決方案,沒有標準答案是好事,人生可以有各種設計,每一段設計都能帶來希望;生命的重點是不斷成長、不斷變化,人生不是靜態的,沒有固定終點,也不是回答完以後要當什麼樣的人之後,就一輩子這樣了,不能再變。

人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過程」----一個設計的過程,找出自己要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如何打造自己的熱愛的生活。

不論起點在哪裡,面對什麼樣的問題,設計思考可以幫助你鋪設前方的道路;然後,弄清楚要朝哪個方向走之前,得先知道自己在哪裡,要解決的設計問題是什麼。
打造生命的羅盤需要兩種東西---

「工作觀」與「人生觀」。

工作觀—

  1. 工作是為了什麼?
  2. 你為什麼要工作?
  3.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4. 什麼叫好的工作或值得做的工作?
  5. 金錢和工作的關聯是什麼?
  6. 經歷、成長、成就感和工作的關聯是什麼?

人生觀—

  1.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2. 人生的價值來自何方?
  3. 你的人生,和家人、社區、世界上的人的人生,有什麼關聯?
  4. 為什麼名利與個人成就會帶來令人心滿意足的人生?
  5. 在你的人生中,體驗、成長與滿足感有多重要?
  6. 喜悅、悲傷、正義、不公不義、愛、和平、衝突,在人生中扮演什麼角色?
將工作觀與人生觀作為自己人生的羅盤,有理想的羅盤引導,你將有辦法和自己達成某種協議;如果能看出自己是誰、自己的信念和所做的事之間的關聯,將會知道自己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並在未來碰上壓力或是挫折更能夠想出解決方法。
工作觀和人生觀的一致性
我的工作觀與人生觀有哪些相輔相成的地方?
哪些地方彼此矛盾?
工作觀能否促進人生觀?
人生觀是否能夠促進工作觀?

反思兩者的一致性,工作觀與人生觀能夠協調,就越可能清楚知道如何活出一致、有意義的人生,也又是你是誰、你的信念、你所做的事,這三件是站在同一陣線,成為您最精準的羅盤,將會幫助您在旅途上不會迷失。

【本文作者為鍾龍江,為一名客服技術支援工程師,部落格為「Chandler’s house」】
【本文為授權刊登,若欲引用請洽原作者。】

免費學習資源不漏接

加巨匠電腦LINE好友
近期文章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