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就像找伴侶,先看看你的職場性格是哪一型!
一年又快過完,老是在想現在的工作到底好不好?別人的工作是不是比較好?直到上周和擁有人人稱羨好工作的Jean吃飯,聽她大發工作及情人的牢騷,我忽然明白找到好情人和好工作其實原理差不多,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你的,當找到適合的才能夠長長久久的相處。
阿得勒說:「人只有在感覺『只要和這個人在一起,就可以自由盡情地展現自我』的時候,才能真正感受到愛」,不只是情人,工作更是這樣。總要找個你和得來的。從小與人相處可能還分辨的出來什麼和自己和得來,但是初出茅廬的職場新鮮人要怎麼分辨適合自己的工作呢?筆者用劉大明牧師教授的「性格管理學」解釋,從人際關係上的應用轉化成適合自己的「職業管理學」。
性格管理學分成四種,分別為領袖型、親切型、分析型與表達型。
首先分辨自己個性屬於外向還是內向,外向者偏向於領袖型或表達型;內向者偏向於分析型或親切型。再來用自己較注重於事實真理還是人際關係。這時就可以做更明確的型格分析,外向且在乎事實的人為領袖型;外向且在乎關係的人為表達型;內向且在乎事實的人為分析型;內向且在乎關係的人即為親切型。
找出自己屬於的類型之後,可以發現自己適合的職場環境,因而更能得心應手發揮才能。
1. 領袖型:這件事情交給我!
如果你是領袖型,你要的工作環境一定要讓你可以放手做、主導執行,最好公司裡有直接明確的工作目標和升遷制度,你有遠見與領導魅力,一定要能夠在職場上感受到因為你而事情順利發展的成就感。
而繁瑣的行政制度與冗長的工作會議可能會是你最反感的,但年輕的你也不要太過排斥,這就像是你的防呆安全機制,透過一些嚴謹縝密的方式,讓快速有效率的你可以更萬無一失。
2. 親切型:和樂融融共創佳績
人情味是你非常在乎的,你的工作一定要讓你有與人相處的機會,不管是同事或客戶,能與他們和樂融融的溝通交流是你工作滿足感的重要來源,因此公司氛圍是否和諧,是否重視團隊teamwork都是你在職業選擇上很關鍵的一環,若能有緊密且友善的關係,會讓你在工作中更得心應手且盡善盡美。
如果讓你孤獨一人彷彿住在山洞裡的工作著,無論是你多喜歡的內容都會漸漸的失去熱情與成就感。或者公司裡有著例行尖銳且直接的批鬥大會,對你而言更是重大的職業精神傷害。但同時也要謹記自己的職務責任,千萬不可在維持關係中怠惰與延遲了。
3. 分析型:check! check! check!
分析型的人嚴謹且講究細節,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工作,一定要可以讓你做全面的調查及計劃才會覺得踏實,所以有標準SOP、明確規範制度、配套措施沙盤推演,對你來說都是基本條件,如果公司文化上不注重這些,會讓你感到很不安及不適的。
因為思考理性、重視原則,難免讓人感受到一板一眼甚至有點機車,所以也要注意和同事的人際關係,畢竟職場還是講求團隊精神,每個人分工互補,才能畫龍點睛共創成果。
4. 表達型:一起來喝采Good Job!
身為公司開心果及康樂股長的表達型,不管在公司氣氛及職責上都希望讓每個人滿意,所以感到最舒適的公司文化就是開明,且讓員工有出聲機會與認同肯定的環境。緊繃嚴厲的會議會讓你渾身不對勁,而有懂得傾聽與讚美主管則會讓你願意為他掏心掏肺。
因為輕鬆幽默有時難免大而化之,忽略了一些藏在魔鬼裡的細節,因此小心謹慎就是你的修行功課了,相信當你成為帶給大家歡樂又有強大的工作能力時,你就能駕馭大大小小的職場問題了。
七、八年級的朋友不只還在了解自己,也還在摸索職場及社會,但是當你真正看見自己強項與弱項時,自然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應許之地及容身之處,並且以熱情與積極的態度面對工作上的每一天。
【本文作者為張積育,為一名設計企劃+英文老師,部落格為「吃書當點心」。】
【本文為授權刊登,若欲引用請洽原作者。】
免費學習資源不漏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