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30
5377

如果有人能阻止你學習,那個人一定是你自己!

如果有人能阻止你學習,那個人一定是你自己!
九月是開學的季節,在訂下學習目標時,也要先思考效率高又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學習的方法有千百種,百家爭鳴,但好的方法往往來自於正確的觀念。

我們是人生的主人,學習是自己的事,請對自己負責! 常聽到各種無法學習的原因:

太忙沒時間看書、沒錢出國進修、教授不會教學、主管都沒教、教育體制有問題、國外的教育比較好….等,這些會影響你的學習效率,但不能讓你放棄!
因為我們永遠是自己人生的主人,擁有決定人生的權利和義務,擁有正確學習觀念的人,在面對這些考驗時,一定會不斷問自己:「面對這些考驗,我該怎麼做,能夠持續達成學習目標呢?」並且不斷嘗試與調整,因為這才是自己負責的態度。

學習的動機,決定學習的價值 。

曾聽過一位教學認真的老師分享過一段話:「如果學生作弊,那就表示我們的教育,讓他們“認為成績比學習重要“」,她常以此提醒自己身負教育的使命,便是啟發學生對於學習動機的重視。
人的行為往往是內在需求的驅動下產生,而其力量的多寡取決於我們所認定的價值,例如:省吃儉用存錢出國旅遊,或兼三份打工買iphone 7…等; 而學習在你心中有多少價值呢?
如果你不滿意學習成果,建議你重新檢視學習的動機吧! Facebook 的創辦人馬克佐伯格 Mark Zuckerberg (註1),每年都會設定個人年度學習計畫,並努力達成。例如 2010 年計畫學好中文,四年後,馬克在中國北京清華大學用中文做了超過 30 分鐘的演講、進行 Q&A 問答,甚至還能用中文講笑話,學習成果令大家驚嘆不已;對於馬克來說,學會中文後所帶來的價值—與妻子家人溝通、媒體曝光效益、個人及品牌形象、中國商機…等,成為驅使他四年來努力不懈的學習動力。
台灣一位 14 歲的國二生蔡富名,從小喜歡玩樂高、電腦與遙控車,卻對學校的學科沒興趣,成績通常在中後段,在學校沒有談得來的朋友,在現行學校學習的標準下,是老師眼中的頭痛學生,算是學校體制下適應不良的異數。
但是在校外自造者 (Maker) 社群眼中的他,並不是一般的國中生,每個人都不把他當小孩。自造者 (Maker,又譯為「創客」) 概念來源於英文 Maker + Hacker 兩詞的綜合釋義,它是指一群酷愛科技、熱衷實踐的人群,他們以分享技術、交流思想為樂,以自造者為主體的社區 (Hackerspace) 則成了自造者文化的載體。
蔡富名大部分時間泡在堆滿 3D 列印機、CNC 切割機和各式工具的 Fablab Taipei 自造者空間。Fablab Taipei 是一個提供數位製造工具以促進新發明的國際性非營利組織。他在 Fablab Taipei 裡自學、創作與交流,整天與年長的 Maker 大叔們為伍,自信的用流利的英文與外籍 Maker 夥伴,介紹自己作品的設計理念。
他運用專業重新設計新式 3D 列印機噴頭,並與中國深圳製造商合作生產,再於台灣網拍銷售,自己當老闆,甚至讓香港教育機構 TinyBoy 也買單下訂 300 個。這樣的資歷也讓他成為 3D 列印機製造業者的技術顧問。
多少人想當老闆、Maker 甚至是 soho 族,但是學習創業、3D 列印技術、供應商開發、經營網拍等項目,學校老師都沒教,他是和誰學習的?他是如何實現這些不可能的目標?他是天才嗎?
曾經有學校老師叮嚀他:「成績不好以後會找不到工作」,但他卻有不同的想法:「未來我當然是當老闆,就算蘋果或 Google 找我去工作,都還要考慮看看,我不想當人家員工。」
對於學習,蔡富名堅定地說:「我知道我要的是什麼,我學會了什麼最重要,我為什麼要拿那張紙(畢業證書)?成績好真的證明你學會什麼了嗎?我對學校一點興趣也沒有,老師只會用成績評斷人,我從同學身上學不到東西。什麼是老師?能夠教你東西的就是老師,比起學校,Fablab Taipei 還更像學校,我從這裡的人身上學到的東西比學校多。」
回歸學習的本質,從純粹的動機出發 這個故事,我們不該只是著墨於爭論現行教育體制好或壞,而是應該探究學習的本質。「解決問題、滿足需求」,這項天賦我們從出生就開始用了,像是學習說話滿足溝通的需求、學習賺錢來解決生活需求的問題…等,每個人動機不同學習也不同,不應評斷對或錯,而是永遠保持學習態度,專注在如何持續學習上。
如同暢銷作家 Macolm Gladwell《異類:成功人士的故事》一書中指出的「一萬小時定律」:不論你想在任何一個領域成功,你都必須至少付出 10000 個小時的磨練。無論是最優秀的運動員,企業家,音樂家還是科學家,他們至少都在付出了長達十年,每天不低於三小時的努力之後才嶄露頭角。
任何學習都是需要經過時間累積與淬鍊,珍惜並善用每次學習機會,你會讓自己變得更好,所以如果有人能影響甚至是阻止你學習,那個人一定是你自己。
人生是一場不能回頭的馬拉松,每個人都是跑者,時光流逝無法暫停,想比別人跑得更快,相信前方有美好未來,相信一定有終點,但真是如此嗎?
這場比賽誰訂的?終點誰訂的?該跑去哪才好?該往哪邊跑才對?

每個人有屬於自己的路,失敗又怎樣,繞點路也沒差,也不用跟人比,路不只一條,終點不只一個,每個人的人生都各自精彩!學習是人生的重要的一部分,由我們決定自己的人生!

【本文作者】來自湛藍星球的阿摩斯,在地球上Cosplay業務&人資主管,興趣是觀察地球人的生活。
【圖片來源】Business photograph designed by Onlyyouqj – Freepik.com
【註1】Mark Zuckerberg 馬克佐伯格:出生於美國紐約州白原市,是知名的社群網站Facebook的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同時也是一名軟體設計師。Facebook是由他和哈佛大學的同學達斯汀·莫斯科維茲、愛德華多·薩維林、克里斯·休斯於2004年共同創立,被譽爲Facebook教主。

免費學習資源不漏接

加巨匠電腦LINE好友
近期文章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